公司资讯
产品目录
联系我们
吴经理:13054968315
电话 :0537-4220760
邮箱:wys598@163.com
Q Q:284982253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邮编:273200
网址:www.58mianfenji.com
地址:山东省泗水县经济开发区
资质荣誉
信息动态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公司资讯 > 信息动态 >
中国人冬至为何要吃饺子?
时间:2016-12-22 14:15 点击:
冬至面粉机饺子夏至面。冬至之际,凡有磨面机中国人处,大都要吃饺子。俗话说的好,舒服不过倒着,好吃不过饺子。我国食文化源远流长,底蕴深厚,今天就说说冬至吃饺子的来历。   饺子在历史上最早的名字是“娇耳”,这种颇受人欢迎的食品是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,他的“祛寒娇耳汤”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至今。  张仲景是东汉时期河南省南阳人。自幼苦学医书,博采众长,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。他著《伤寒杂病论》,集医家之大成,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,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、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,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。张仲景有名言:“进则救世,退则救民;不能为良相,亦当为良医。”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,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,而且医德高尚,无论穷人和富人,他都认真施治,挽救了无数的性命。他被人称为“医中之圣,方中之祖。”    张仲景处在动乱的东汉末年,连年混战,“民弃农业”,都市田庄多成荒野,人民颠沛流离,饥寒困顿。各地连续爆发瘟疫,尤其是洛阳、南阳、会稽(绍兴)疫情严重。“家家有僵尸之痛,室室有号泣之哀;”相传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,常为百姓除疾医病。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,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,舍药救人,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。  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,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,走到家乡白河岸边,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,耳朵都冻烂了。原来当时伤寒流行,病死的人很多。他心里非常难受,决心救治他们。张仲景回到家,求医的人特别多,他忙的不可开交,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。  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,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,架起大锅,在冬至那天开张,向穷人舍药治伤。    张仲景奉献出来的这个特殊的药物叫“祛寒娇耳汤”,是总结汉代300多年临床实践而成的,其做法是用羊肉、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,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,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“娇耳”,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。每人两只娇耳、一碗汤。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,血液通畅,两耳变暖。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,抵御了伤寒,治好了冻耳。   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。人们庆祝烂耳康复,就仿娇耳的样子做食物,称之为“饺耳”、“饺子”或“扁食”,在冬至和大年初一吃,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。   饺子问世,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。早在三国时期,魏张揖所著的《广雅》一书中,就提到这种食品。但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,不是捞出来单独吃,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,到了唐代,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几乎一样,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个吃。  唐代时饺子被称为“牢丸”,水饺叫“汤中牢丸”,蒸饺叫“笼上牢丸”。大约在宋代以前,都用这个名称。宋以后,叫法比较杂乱,又叫“粉角”、“扁食”、“水角”、“饺儿”、“水点心”、“煮饽饽”等。如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《宛署杂记》记载:“元旦拜年,作匾食”。刘若愚的《酌中志》载:“初一日正旦节,吃水果点心,即匾食也”(“匾食”的“匾”,如今已通作“扁”)。统称为“饺子”,大概已是清末民初的事了。——资料提供:山东泗水鑫峰面粉机械有限公司,专业生产面粉机、粮食面粉机等面粉机械
 
  公司官方网站:www.58mianfenji.com
联系人:吴经理,电话13054968315,0537-4220760




上一篇:冬至:你在南方煮汤圆,我在北方吃饺子
下一篇:7妙招养胃效果最佳
更多资讯
相关产品